菩提薩埵是梵文,譯成中文簡稱「菩薩」,等於中文的聖賢。 三間式山牆中央覆蓋了一面三角楣飾,令其立面更具非凡的表現力,如此安排應是受到西方的影響。山形牆和尖頂上的蓮花花蕾雕飾也展示了寺院對各種建築風格兼容並蓄。
殿內分為三部份,分別是陰老太爺殿,中間為地藏殿,最後為報恩堂。報恩堂為安奉先人神龕的地方。
﹣請選擇景點﹣
1. 挹曉亭
2.「香海名山」牌樓
3. 山門
4. 土地公公
5. 菩提薩埵殿
6. 居士林
7. 護法殿
8. 大雄寶殿
9. 功德堂及功德叢林
10. 客堂
11. 達摩禪師像及膳堂
12.「龍爭虎鬥」場景及方丈室
13. 伏虎羅漢佛祠及千佛壁
14. 不二法門
15. 杯渡岩
16. 觀音閣
17. 佛塔
X 關閉